页面
配色
辅助线
重置
  • 简体版 | 繁体版 支持ipv6
  • 无障碍
    长者专区
  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防空和边海防办公室网站
   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便民查询 > 工作研讨

    (解放军报)增强战争灾害承受力

    2021-08-11 12:09     来源:解放军报客户端
    分享 微信
    头条
    微博 空间 qq
    【字体: 打印

    前不久,面对河南多地强降雨引发的灾情,解放军、武警部队官兵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闻令而动,积极投身当地抢险救灾,与当地人民一道形成了防大汛、抗大灾的合力。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、分布地域广、发生频率高、造成损失重。新中国成立后,在党的坚强领导下,我国军民在灾难面前不低头、风雨之中团结紧、重大灾害能承受,最终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自然灾害。

      由此想到战争灾害承受能力问题。与自然灾害一样,战争灾害会突如其来,造成损失不可估量。如果一个国家一打即倒、一触即溃,一点损失也承受不了,是没有胜利可言的。我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,坚持“不打第一枪”,而面对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的未来战争,研究战争灾害承受力问题是极其必要的。

      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。增强战争灾害承受力,首先要提高综合国力。苏联卫国战争初期战事不利,损失惨重。但苏联凭借其完整的工业体系、成熟的技术力量,逐步恢复国力、军力,最终打败强敌、赢得胜利。抗美援朝战争期间,志愿军的“钢铁运输线”之所以“炸不断”,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,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物资供给能力、技术保障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。

      备小则患大,备大则患小。增强战争灾害承受力,就要平时做准备、打基础,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、平衡、兼容发展,在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中充分考虑军事布局需求,在地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刚性落实国防要求。比如,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利用,将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目标转入地下、半地下,尽可能减少遭敌空袭概率。按照平战结合、功能完善的要求,建设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地下工程,并逐步使其联片成网、四通八达,打造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“地下长城”。

      战争灾害不仅破坏力强,而且严重影响民众的心理、意志。这就需要深入落实全民国防教育,切实筑牢人民群众的“精神长城”;常态化开展避险逃生、防护救援等相关技能培训,配发相应的设备器材,以期把战争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,最大限度地保存战争潜力,为打赢未来人民战争积蓄底气、凝聚合力。

    文件下载:

    关联文件: